2014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影評/觀後感] 大法官 The Judge
一句話評語:表現平庸,小勞勃道尼粉絲可以看看,其他人不推薦。
事業有成、家庭卻面臨分崩離析的惡棍律師漢克突然接收到母親逝世消息,立刻趕回闊別多年的印第安納州老家,在那裡等待他的是自少年起就相處不和的法官老爸,以及他一直企圖逃離的不快回憶。
漢克自小調皮叛逆,和性格討喜的兄長不同,總是闖麻煩的他讓父親傷透腦筋;高中時,他因吸毒造成的車禍斷送了哥哥的運動員前程,令父子關係更加緊張。他像是要逃開一切似的前去遠方就讀法學院,雖然後來以第一名成績畢業又建立了不錯的事業,他與父親的隔閡卻長年沒有得到緩解。
為母親舉辦喪事而短暫停留故鄉的幾天,兩人依舊形同陌路,本來漢克只打算忍耐幾天就拍拍屁股走人,父親卻意外捲入了兇殺事件,被以一級謀殺罪告上法庭。
無法棄父親不顧的漢克自告奮勇為他辯護,父子兩人的感情,最後居然在法庭上以被告和律師訊問的方式重建⋯⋯
我對這片有些期待,因為我覺得像是小勞勃道尼這種大咖好歹會挑劇本,事實證明明星的挑片眼光有時不和他們的名氣成正比。說白了,這是包裝在律政片外表下的親情片,本來這樣的組合不是不可以,但劇本實在太令人失望。
要建構好這樣的片子,使它變得吸引人,我認為導演可以做好以下 3 點:
1. 主角的人格魅力:勾起觀眾的好奇心,不然我們管他怎樣?
2. 案情的峰迴路轉:既然所呈現的是如此菜市場的親情關係,那方面已經不可能有任何令人驚豔的突破了,好歹滿足下偵探片迷的胃口吧。
3. 敘事節奏的輕重得宜:把平凡的故事說得動人點。
遺憾的是,這部電影沒能做到這三點,起碼做得都不夠好。
許多觀眾說這已經是小勞勃道尼最不像東尼史塔克的一個角色,問題是他⋯⋯好吧我們來看看漢克的個性:成功富有、狂傲自大、偶爾說點俏皮話、時而露出感性的一面。⋯⋯等等,明明怎麼看就不過是個穿著西裝的鋼鐵人吧?
然而他卻不是鋼鐵人,在少了前情鋪陳的情況下,他在這片裡,就成了空洞、包覆著似曾相識的外皮的某個角色,沒有魅力可言。
其次來看看案情方面。
*以下大量劇透。
《大法官》的案情稱得上曲折離奇嗎?
法官父親先聲稱自己無罪,我們很早便知道,他可能因病出現間歇性失憶,所以折騰了半天,結果他仍然有罪,真相大白時只是對他犯下罪行的原因做出解釋。
我不認為這種程度的轉折能構成意外性,梗未免太弱了,也沒有和醞釀了半天的情感發生關聯。
那傢伙侮辱了法官的妻子,法官非常愛她,所以衝動下了殺手。
So what? 等等,我以為電影是在講父子關係,什麼時候,觀眾應該去關心法官和妻子的感人愛情了?
喔喔,別急,是的,導演當然還記得父子情的部分。所以話鋒一轉,東尼史塔克⋯不,是漢克,突然在法庭上問起了:「你當初為什麼判得那麼輕?」
然後法官回答:「因為我想起了我的二兒子。」
接下來大概整整 10 分鐘,這部戲突然穿越成瓊瑤劇場,你看到包括原先沒事就愛打斷人說話的刻薄檢察官在內的現場一大群觀眾,每個人都乖乖地保持沈默聽他們講著一堆跟案情沒有關係的話。
那一刻,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在看一部嚴肅正經還有大明星卡司的好萊塢電影。不是說他們不可以在法庭上演感性小劇場,但煽情該有個限度,像這種走硬派格局(起碼包裝看起來是)的電影,煽情的前提是不脫離現實。反過來說,如果這片的目標觀眾群是青少年,我可能還不至於嫌棄這種瓊瑤式的表現。
《大法官》的前半段鋪陳很好,對白和演員表現都算中規中矩,但是後半段的脫序和混亂,讓我幾乎是看傻了眼。
觀眾知道老父親終究會和兒子和好,知道他們之間根本沒什麼不能開釋的,劇本一定得這麼寫,可是導演偏偏選擇了幼稚、缺乏邏輯又草率的方式來演繹全片的最高潮,這是本片最失敗的地方。
看到台北票房如此之高,我一度懷疑自己三觀是否出了問題,幸而看到爛番茄網評價不過 47%,似乎我還算是相對寬容的。
因為對本片真的沒有多喜歡,多的不想說了,只簡要提以上缺點。
對爛番茄網上的一句話不能再同意:「It wants to be many movies, and fails at being even one of them.」(它想要成為太多類型的電影,結果作為每一種都失敗了。)
導演,你真的該搞清楚你要拍的是什麼片,我也真的很想知道我在看的是什麼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這部電影雖然普普沒有亮點(但裡面演員都是熟面孔讓我想吐槽=.=)
回覆刪除但他想表達的因該是親情與法律衝突時
"你"該如何抉擇?像主角父親來個大義滅親?(指男主角吸毒的事)
又或是那該死的王八蛋輕判後又出來殺人?(說真的看到最後這種人該死一萬次)
導演因該是想表達這兩者衝突時你會如何抉擇?
因為兩邊都有理,但兩邊都有錯(以上是我個人觀點純屬參考)
囧大妳覺得呢?
他想表達的各種觀點之一就包括你說的這個
刪除因為每一點都不夠強調,失焦造成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