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讀後感] 班.梅立克『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

More about Facebook
博客來連結 »
anobii 最終評價: ★★★★★
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
一個電腦程式設計天才,在某個夜晚因為被女伴拒絕的憤怒,在宿舍內發奮圖強寫出現今改變人類社交形態的重量級網站… 是的,這個網站最初只是被創造出來泡妞的。創業其實沒有那麼複雜的理由,郭台銘、王永慶都只是為了賺錢而拼到現在。

1.
別信一般財經雜誌最愛報導的那套事後諸葛:某某某人注定要成功?他獨特的人格特質終究會使他嶄露頭角?才怪,都是個屁。 Mark Zuckerberg 如果沒有遇到他的第一個金主 Eduardo,現在恐怕還在某家大企業的工程部死氣沉沉地敲著鍵盤,寫著無趣的程式碼。
客觀來說,Facebook 的誕生不僅基於 Mark 非凡的程式設計功力,有兩次邂逅非常重要。一次是和溫克勒佛斯兩兄弟的相遇,激發了他創作社交網站的靈感;如網上新聞所報,後來溫克勒佛斯控告 Mark 剽竊,不過因為那個時期社交網站基本上的確看起來都差不多,吵起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外界看來就是兩個有錢有背景的傢伙企圖從暴發戶小子身上分一杯羹。
還有一次是和 Eduardo 的邂逅。但,就連這位最初出資數萬美金的草創期財務長 Eduardo,在被掃地出門後光是要拿回「共同創辦人」這一頭銜都得用盡吃奶力氣打官司。社會大眾站在哪邊呢?
2.
讀到一半時,我一度討厭極了 Mark 這個混蛋,如他名片上所言,真的就是個賤人。Eduardo 簡直衰到家,但最後使得經營權落入他人之手也怪不得別人,此人太過保守,總想守著學業守著穩定的未來,創業本來就是冒險,而明顯他不適合走這條路線。
當他飛往紐約某家銀行實習時,Mark 在矽谷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事業,並邂逅了下一位冤大頭 Sean Parker,兩人聯手甩了 Eduardo。平心而論,Eduardo 或許不夠投入,但不管是仍在哈佛大學宿舍時搭建伺服器也好、前往矽谷後在社交圈闖蕩也好,Eduardo 一直自掏腰包支撐著 Thefacebook 正常運營。小說中闡述,決裂是從他一時氣憤、擅自停掉銀行帳號開始。這點我不同意,就算 Eduardo 沒有做出這個不智的舉動,Mark 早就計劃把他趕走。因為他是賤人 (邊說邊咬牙切齒)
3. 年輕人創業 – 吸引創投公司投資 – 大人直接干涉營運 – 最初創業者出走。矽谷上演過無數次這種戲碼。這樣一來好像合理化了 Mark 的一系列殘酷行徑,然而 Mark 做的事情難道不是如出一轍嗎?Mark 是在守住自己的堡壘嗎?如果 Mark 是唯一的創辦人,他的作為還比較能夠被解釋。但其實他不是,只是他勝出了,世間想起 FB 就想起 Mark Zuckerberg 這個年輕人。可憐那些被踩過的屍體。
4.
聽我這樣說,這本書活像是 Mark 的仇人撰寫的,沒這回事啦,其實故事的敘述角度頗公正,沒有單方面地指責誰,不時從某人角度去做心理描寫,還滿能帶入情緒的。當然也有以 Mark 的角度的敘寫,不過相對而言就寫得很空泛,大概這傢伙實在是太怪了,作者也坦承很難捉摸。
從 Mark 的那個角度看來,Eduardo 做了很多他不應該做的事,這件事無關友情,為了保護他的作品 Facebook,所以 Eduardo 必須走,某某人必須走。他一個人留下來,誰都不能動 Facebook。
有些人(包括我)或許認為 Mark 錯了,就像和 Mark 打官司的那些人一樣,這也是很微妙的一點……作者點題地指出:我們或許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地把標準投射到別人身上。
5. 綜上所述,本書對於那些被踩過的屍體有不錯的療癒功能。
作者收集了多方資料採訪過許多(匿名)人士後寫出來的,這本書挺不錯,本來以為又是硬邦邦地寫些官方數據,結果一整個很熱血,有愛有恨有歡樂有淚水(咦)。
最重要的是,要讓世人認清,那坐在最高王座上的往往不是商管書籍美化過的聖人,而是已經摒棄了人性的魔王!這也是 Facebook 這家公司最諷刺的一點:連結了世上無數人的交際,卻連結不住他們自身內部的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