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單純只是因為《歌2》描寫了畢業生面對現實的焦慮和姊妹情誼等非常貼近現實的層面,也因為《歌2》在處理女性主義的手法,是非常犀利、卻又圓滑低調的。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vBHNewIhDlXuoLu39IQgMD8B1njbu5OWUdWlh8L2WmTGWKqvxWgX4rud4Yxr0oQV_x7B9-s_tLnqThub4M3pWwonXxLP0-bs1JOVLQKFje7PeOeDKpgYpYQSz_2rHBu66QMcEKXXNNcM/s1600/spy_poster-2.jpg)
《麻辣賤諜》讓一個胖妹 Susan 獨挑大樑,從故事一開始周圍無論男女對她施盡言語霸凌,從頭到尾開盡外表和性別的玩笑,就算直到最後,Susan 以救主之姿順利完成任務、證明自己一點也不比其他特務差,可是刻薄的女上司依然刻薄,給 Susan 一個爛爆了的假身份讓她繼續上工;英俊迷人的 Jude Law 也沒有反省過自己對 Susan 的態度有何不妥,稱讚兩句後依然故我。
這樣的結尾,就算送給 Susan 一個猛男當「獎品」,又如何呢?
而從幽默手法來看,《麻辣賤諜》略顯單調:性別或外表歧視、黃腔、黃腔、還是黃腔,偶爾來點胖子或傻瓜的小丑秀。
不,絕對不是說《麻辣賤諜》難看,我在看這部時覺得很愉快。我非常佩服編劇的文字幽默功力,尤其是穿插在其中的諸多社群網路梗,如「我都想要把它上傳到 Youtube 了」「我在玩 Candy Crash,剛破到 159 關」等這些梗在恰到好處時點的安排都讓我嘴角失守。
可是《麻辣賤諜》少了很多東西。除了爽快血腥的打鬥和笑料,我看不出導演和編劇有其他更多的意念想要傳達。
接著說說同期的《歌喉讚2》。
且不說內涵方面,《歌2》的搞笑功力顯然比《麻辣賤諜》高桿。美式幽默在全世界都很吃得開,但就我在影院裡的觀察,其中可能有 40% 部分的幽默台灣大多數觀眾吃不太下。
例如本次升格為導演的 Elizabeth Banks 扮演賤嘴女主播說的「全世界都恨美國」,之前看預告片時恰巧旁邊坐著美國人,她聽到這句話時像發了瘋一樣地大笑。再或是「一個美國人的團隊,裡面最會唱的卻是澳洲人」,《歌2》中充滿這種自嘲式的幽默。
一位棕色皮膚的團員說「這是對弱勢族群的欺凌」時,Ester Dean 面無表情地說「我是黑人,同志,女人」,讓全場閉嘴。這些設計精準的對白對我來說都是滿震撼的,很難想像是一個賣白痴笑點的喜劇(好吧,光看第一集會覺得是)會有的台詞。
還有些比較需要知識的幽默。例如 Emily 的媽媽說自己年輕時掐住過室友的脖子,只因「對方堅稱喬治麥可是 Gay」,Emily 立刻回答「喬治麥可是誰?」相信這也是台灣大多數觀眾的反應。其實如果聽懂了這句話是很好笑的。George Michael 是 80 年代流行樂團 Wham! 的主唱,長期被質疑是 Gay,直到在 2007 年才出櫃。
(G.M. 的經典名曲「Careless Whisper」,誰沒有聽過?)
同樣是讓胖女孩搶戲,Fat Amy 的笑料絕對比《麻》的 Susan 「健康」太多了。誰說安排一個胖妞搞笑,非得開外表的玩笑?胖妞的自信只是笑點嗎?她當然也可以被男人追、然後灑脫地甩掉對方,在戀愛關係中持有主導權。
不過在我看來,笑點怎麼高、歌怎麼好聽,場面怎麼浩大,卡司如何堅強,這些對於歌舞劇來說必備的元素反而不是《歌2》特別的理由。
真正讓《歌2》從普通歌舞劇脫穎而出的是女性導演對 Girl's Movie 的詮釋。
她徹底放手把戲份焦點給女孩們,姊妹情誼、社團的傳承、面對夢想的畏懼與重建信心、與往日戰友的告別和全新旅程的展開,到世界大賽,她們高唱著實踐夢想而作的原創歌曲,每個環節都緊扣著主題進行,節奏輕緩得宜,趣味滿滿,毫無冷場。
當歌詞唱著
I'm stuck in the dark
當我困在黑暗中
當我困在黑暗中
but you're my flashlight
妳是我的手電筒
妳是我的手電筒
You're gettin' me,
妳會來接我
妳會來接我
gettin' me through the night
接我走出黑暗
接我走出黑暗
字幕翻譯的「妳」,是女字邊的,她們在對彼此唱歌。
距離學生時代有點遙遠、也沒有玩過大學社團的我,心裡的某處被小小的觸動了。轉頭看我身邊的小女生,她拿下眼鏡,拿著衛生紙抹著臉,抹了好久,戴上眼鏡,過一會又再脫下,繼續抹著。
坐在她身邊的男生笑她太誇張,她不講話。
哭點很低的我沒有流淚,但我完全理解她為何會這樣被感動。
好電影不需要讓每個人都說好看。你給現代很多年輕人塞《畢業生》《早餐俱樂部》,他們未必會覺得好看。《歌2》不是 for everybody,就算有人認為它只比《麻辣賤諜》好看一點點,我都不覺得奇怪。
反正我的想法是《歌2》論搞笑、論情節、論深度,都比《麻》強太多了。但如果你生命中缺少那段記憶,或是沒有站在過類似的立場(害怕踏出舒適圈、害怕面對現實、沒有勇氣追求夢想),可能就難以被騷到癢處,單以歌舞水準和笑點高低來評價《歌2》,而得出遺憾的結論。
終歸到底,《歌2》本來就是為某個群眾而拍的電影,導演深知這點,而把它做到了最好,超出我的期待。
我只恨自己不是個即將畢業的學生,不然或許,我會跟著那女生一起哭泣,那不是為了濫情悲劇流下的廉價眼淚,是因為好深好深的共鳴。而她們最後演唱的那首歌曲「Flashlight」,一定也會在我腦海裡迴響得更久吧。
影片不能看了囧""
回覆刪除好快啊orz
是內嵌的不能看,(你要看文字說明啊)可以連到YOUTUBE網頁看。
刪除啊啊!!!! 我又沒注意到了orz
刪除俺也豪喜歡歌喉讚2哪///
回覆刪除在歌曲的再造上真的很讓人驚豔,姑且不論現在MASH-UP的技術已經有多發達
我個人認為能把90年代的歌曲改的如此振奮人心真的豪棒阿
尤其因為我把所有原唱都去聽過一遍後更有感觸,其實DAS唱的真的非常好聽,但可能導演就是怕這一點所以故意讓他們在服裝上超搶戲吧[欸
至於劇中的梗不得不說真的超多der,而且感覺上非常注重她們之間合作的氛圍,所以也沒有甚麼主角威能的強感:)
可以借分享嗎??QAQ
回覆刪除可以借分享嗎??QAQ
回覆刪除